写作
认真过细地采访,是决不可省的第一道工序(王虹,袁忠汉)!详细地占有材料,是写作成功的先决条件。好的采访,意味着文章成功了一多半。时间分配:七分采访,三分写作。(毛主席看望炮兵战士,曾部长看望盐业职工,他是盐业事业一块砖)
采访的技术:见缝插针;及时迅速;深入交谈(不能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虚心学习、理解认同、平等和蔼、热情交友的态度,把对方当亲友、当先进、当劳模、当英雄。打破砂锅问到底,直到弄清五个w,搞清全部来龙去脉,特别注意掌握具体生动的典型细节。随问随记,及时追记。不懂就问,必要时可重复采访、电话采访,切忌合理想像、以意为之。
文章切忌客里空。长而空、短而空都不好。重复自己、照抄别人(尤其抄网),是思想懒汉的表现。言之无物的症结:在于采访不深入。
较为抽象的材料写消息,较为具体的材料写通讯,生动活泼的材料写特写。
剪裁的要领:突出新、特、优。如果说采访的过程,是要用心“发现”特点,那么,剪裁的任务,就是要精心“留下”、“强调”、“突出”特点。正是被作者突出强调的这些新、特、优的东西,它会成为编者的热点、读者的看点。
精心制作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画龙点睛“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讲求简洁、新颖、醒目、力度,有爆炸性、冲击力、吸引力、鼓动性(毛主席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切忌千人一面、老生常谈。
把主体部分写得充实些,丰富些。文章“写不长”的原因,在于没有分析与综合。一个人有正面、背面、左侧面、右侧面,各有特点,各不雷同。事物也是这样,具有不同侧面,从不同角度分析写来,就能丰富多彩。
多看多修改。准确、鲜明、生动。严谨细致,至少通读、通改两遍,尽力消灭病句,改正错别字。去除不必要的“着、了、过”与“的、地、得”追求文约事丰、言简意赅。
讲求时效。重要新闻要宣传不过夜,做到不发出文稿不睡觉。
四、写作者的修养
周总理格言:“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学无止境,开卷有益,终身学习进修。
积累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矿藏。
提升思想。改革开放时代日新月异。紧跟党和政府步伐,与时俱进,保持一致。
修炼艺术。写作是语言的艺术。向群众学语言。从名篇学修辞。
文无定法“依葫芦画瓢”多看古典、报刊、网上的好文章,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兴趣宽泛些。最好能背诵一些名人名作,有利于积累语言根底和修辞功底,养成理论思维和形象思维习惯,总括提炼文章套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毛主席与胡乔木)
文如其人。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写作是创造性、创新性劳动,需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要有吃苦耐劳、甘于寂寞的精神境界。
写作事业光荣鲜亮,既是成长才干、展示才干的重要途径,也是锤炼人才、使用人才的重要领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三个文明建设都需要有人做,生产经营出人才,通讯报道同样出人才。曹丕:“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值得有志人才投身其中,当成光荣事业、甚至终身事业来做。(举例:袁继华、韩伟、许卫华、高燕、张立新。)
说明:关于写作的一般常识,参见写作要怎样才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