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澈无声地看着成青岚,默然转身,将字画卷好,走到榻前,交给南行止。
南行止起身,“王叔放心,我自会将先皇的遗言和圣旨,都交给陛下。”他从一旁拿出锦盒,锦盒用精锐复杂的锁锁着,他打开,将盒内的圣旨拿出来。
“先皇将这份圣旨分为了两份,分别藏在了父王和沈太妃字画的天秤中。我已将圣旨复原,王叔要看一看吗?”
南澈摇头,“不必了,”他未曾看那份圣旨一眼,只淡淡地说道:“我曾以为,等查明一切真相,就可为禹王兄以及当年无端受牵连的人一个公道……可笑,”他凝睇着南行止,“这么多年,我和你父王,都为了查出真相,费尽心机,你父王,甚至为此被烈火焚身。可如今,真相是什么?真相不过就是……皇室血亲兄弟相残而已。”
他咬着牙,一字一顿说完,脸色冷若冰霜,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南澈决然而去的背影,将门外大片光芒摇曳得破碎,直到他彻底出了庭院,南行止才放下锦盒,重新地坐于软榻之上。
书房内,一片寂静。
成青云将锦盒阖上,死死地捏住,强忍了许久,才没将圣旨掼在地上。
眼前的微光稍稍暗了暗,她抬头,见成青岚走到身前,微微垂首,定定地看着她。
她捏紧锦盒,还未开口,成青岚便说道:“我不看了,”他转身,面向南行止,“这份圣旨,不管是否会交给皇帝,萧家都会被覆灭。而真相……最终的真相,永远都只能是一个秘密了。”
南行止似有几分慵懒,行动举止,颇有几分无力风流,“先皇已经死了,在禹王去世之后,不到一年,就驾崩了。”
成青岚嗤笑,“你是说,他死得好吗?”
南行止眯了眯眼,避开从窗棂外照射进来的强光,眼底似有水光快速闪过。他一哂,漫不经心地说道:“禹王叔去了,先皇去了,父王也去了,他们之间的恩怨,让他们自己在地下解决吧。否则,若再起恩怨……只怕,不是兄弟相残那么简单了。”
成青岚蹙眉,不再说话。他深深地看了成青云一眼,便出了书房。
成青云放下锦盒,对南行止说道:“我去看看他。”
南行止点了点头,“去吧。”
一路尾随至凉亭,成青岚才停下来。他在栏杆处坐下,静静地看着从水榭下潺潺流过的溪水。
成青云与他并肩坐着,两人的身影倒影在涓涓水流中,模糊绰约,依稀似幻影。
她呆怔地望着两道模糊交错的身影,恍若回到了成都。彼时他与她,会到溪边捉鱼,采菱角,他下水,她便坐在岸边等候。那两道模糊的身影,似与那时水中的倒影一样,没有任何改变。
世人总是说,物是人非,而对于他们二人来说,却是物与人皆非。
两人的手轻轻握在一起,成青岚忽而说道:“如果早知真相是这样……或许,或许父亲,就不会让我入京了。”
成青云忽而觉得心里沉甸甸的。
“真是捉弄人,”成青岚淡淡地笑着,“我自幼离开京城起,就将此事放在肩上,整整肩负了十三年!”
他的手握紧,几乎要将成青云的手捏碎了。
“就在方才,我却不知,到底是该将这肩负了十余年的东西放下,还是继续背负。”他闭眼,笔直的脊梁依旧撑持如竹,山水里,似清逸的墨画。
“为此,我失去了你。”他苦笑,终于将压抑在心底数年的话说出口。
成青云豁然转头看着他,视线由清晰转为模糊。
许久相顾无言,成青岚突然伸手,轻轻扣住她的肩膀,把她抱在怀中。
两人不知相依了多久,直到日上中天,直到日影西斜,直到暮色沉沉,两人的身影,都看不清了。
成青岚放开她,轻轻地抚平她身上的衣褶,说道:“云儿,我先回去了。”
成青云猝不及防,审慎担忧地看着他。
“我无事,”他笑意清浅,“只是回去而已。”他环顾王府庭院,抬头看了看京城偌大广袤的天地,“留在这里,有些不妥。”
成青云点了点头,还未开口,便突然听见南行止的声音从凉亭外传来,“成兄,不妨让王府的人安排马车送你回去吧。”
成青岚定了定,也不意外此时南行止突然出声,没有拒绝,欣然答应了。
“如此,多谢世子。”他出了凉亭,停在南行止身前,向南行止行礼,“青云,有劳世子照顾了。”
南行止笑着点头,“不送。”
成青岚转身离去。王府内灯光暧暧,似那日成都晨曦里轻纱般的雾,她目送着成青岚在霭霭晨雾里离开。
多年后,她偶尔回忆起青岚,印象最深的,并非他的音容笑貌。记忆会虽年岁光景流逝而模糊,但他离她而去的背影,她总是记得深切而铭刻。
这也是成青云,最后一次目送成青岚离开。
不过几日,席卷朝堂的风雨终究稍稍平缓,朝中传来成青岚辞走的消息。
成青云突然觉得眼前只剩一片空洞的光,不顾一切地上了马,策马疾驰,奔向南城门!
京城依旧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恢宏的城门依旧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城门外,青山连绵,天地区明,陌上行人穿梭,车马交错。
唯独不见成青岚的身影。却见日边一骑,渐行渐远。
身后马蹄声随之而来,南行止策马上前,拉住她的马缰,带着她走出城门。
“青...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