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这位鬼神在特别的眼中素来是有点料事如神的能耐的,想着嘛,鬼神神通而已,但她自己却是没有这能耐的,既然鬼神告知她出门避凶,那便照做就是,反正今日心情好,一想到简嫔宫里传出的闹剧,她就乐弯了眼。
特别横说竖讲,总算是磨着她的主子央随她出外走走,带上了驱风,便在她催促下越走越远。
这人刚走没一会,果不其然那头气势汹汹冲将而来的人后脚便到了!
来人正是今日的绯闻主角简嫔!
“你个有娘生没娘养的小兔崽子!”她像是迷心疯了一般,冲进了那还淡淡散着早餐气息的屋里,搬举起了书桌下的圆凳,狠狠冲着那床榻冲砸过去,砸破了帷帐,这才瞧清楚床上压根没人!
她是一个人来的,想来一路定是疯跑了不少步子,发髻凌乱。
见人不再,自己竟扑了个空,一边哭嚎着,一边泄恨的在皇子央的屋中一顿猛砸!
什么叫赔了夫人又折兵?
简嫔就是。
她的人昨夜里带着迷烟,一身不亚于宫中侍卫的武艺,扛着与她争宠的姜嫔潜入皇子央的寝室。其目的是什么?
皇子央这孩子或许怎么也想不到那一块去,他单纯。
可十四却不是一张白纸,她见识的人形形色、色,什么样龌蹉心思的没见识过?
一个刚满十三岁的孩子,只因为简嫔站队是在皇后这边,皇后不悦这皇子,她便一计毒生,想一石三鸟,一边弄垮了对手姜嫔,一边祸害了无辜小皇子,一边还能讨得皇后欢心,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她想要写一出皇子与妃嫔通奸的剧本,那十四便以其人之道还彼之身,送她一个偷鸡不成蚀把米的笑话!
此时,这简嫔疯闹一场,后头才姗姗来迟追来几个宫女太监,几番劝阻之下,总算是把这哭得眼泪鼻涕一把摸的人儿给哄了回去。
只大家都清楚,虽说帝王不怪罪,明显是相信她是无辜的,可相信又有何用,这宫里头最不缺的就是美人儿,简嫔这一次,即便是被人所害,也注定失宠于帝前了。
虽说简嫔一开始大闹皇子央住处没人亲眼看见,可那般声势,宫里头最不缺的就是长舌的奴仆,很快便传开了,简嫔在凤槐苑大闹了一场。
帝听闻,正好是下朝以后,心中担忧,便起驾凤槐苑,途径御花园时正巧碰见这事件的主角皇子央,彼时跟个没事的人似的,胳膊腿也没缺一块,正被他身边的奴才撮着去御花园里面转转。
见着这孩子安然无恙,他便放心了。
一碰面,待皇子礼过之后,他才有意无意的找了个由头与皇子央同行,并未直言自己是听到了传报,知道简嫔闹出的动静了。
直到看到凤槐苑皇子房中那宛如台风席卷的景象,心中的怒意当真是被激起了,只当得帝王不动声色,只顺着台阶要求身边的奴才回头给这重新翻新一下,便压抑着怒气,匆匆回了御书房。
还不是时候,皇帝告诉自己,还不是到与皇后撕破脸的时候,忍,还得再忍一段时间。
帝离开后,特别在一旁暗自唏嘘:鬼神就是料事如神,倘若那会自己不听劝,就看这惨状,只怕自己早被逮住大卸八块了!
“这…这…”而央却当真被惊到了,不知该说什么好。
他想着,自己这屋里连个值钱的玩意都没有,再说这青天白日的哪来的贼人,既然如此,又会是谁干的?看这景象,倘若之前没听特别的,出去走了走,正好避开,这架势是真打算把他大卸八块不成!
特别趁此机会不忘了表现。
她抓着皇子央冰凉的手,轻拍着安劝道:“殿下莫担心,倘若那贼子还敢再来,都有奴才拼死挡在前头,断不会让殿下受半点惊吓的,安心,安心。”
贼子?反正真有什么贼子,鬼神也会提醒她避开的,呵呵。
央收回神来,沉默良久,方对她道:“央幸得此生有你相伴。”
这话听起来,多美妙!
特别两耳一红,仔细近看,殿下当真人中龙凤,生得是越发的俊俏了!
“殿下…”她刚准备顺杆子爬上去,便被耳后一道略冷的声音吓得一哆嗦,急忙把手给抽回来了。
彼时,十四正眯着眸子站在她身后,凑到她耳边,低道:“作为一个忠心护主的奴才,这会不应该赶紧去内务府领新榻被褥这些,帮自给的主子收拾屋子么?”
特别忍着耳边的凉寒之意,主动请缨:“殿下,奴才先去内务府一趟,争取早些替殿下收拾好屋子,殿下稍等。”说罢,便一阵风似的,溜走了。
望着特别匆匆离去的背影,央低眸冲脚边的虎儿驱风笑了笑,道:“若我无他,只怕早被仍在这凤槐苑里自生自灭了,若真有一日,有歹人害我性命,我定不会置他于不顾。”
…
皇子央苦于没师傅教授箫音,不出一月,便阴差阳错的白捡了个乐坊里的师傅,为此他还偷偷地给他那惨死的娘烧了纸钱,言谢她娘在九泉之下的庇佑。
十四除了当过与官家庶女的老相好,这一次又一不小心当上了皇子央九泉之下的娘,对于这个世界而言,她并不存在,被当成了什么,也只任人想象了,反正,作为任务执行者,当谁都成,独独不能做自己。不是吗?
央用了两年的时间,从他师傅那出师,倒不是说他才艺绝绝,只能说那师傅的技艺也止此于步了,央母妃被打入冷宫后,帝因忆起旧爱方觉箫声凉,于是宫里头最好的箫师傅便从此收拾了包袱早早退休养老去了,宫里头能找出来个吹的不错的,且还敢于教授的,也就她给他找来的那位师傅了。
是以,两年都未整,便教无可教,准他出师了。
他出师当日,只一个转身的空隙,回过头来便瞧见桌上多了一物,被锦布包裹的仔细,上面还附着了一封信。
他先取下信展开来看,一见字迹,便笑了,许是心情好,自跟着眼念出来:“听闻殿下随身佩戴一玉箫,不才手里正巧有些独箫曲谱,鄙不才,不通乐理,此物留着一无是处,故借花献佛,赠与殿下。”
念罢,他将那书信仔细折叠好,保存妥当,适才仔细的将那锦布打开,细细的翻阅起了那些箫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