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十二 军爷感恩吐真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柳三哥如遭受当头一棒,欧阳原一家竟在暴动越狱中,死于乱战之中,天哪,真是太惨了。柳三哥问:“赵军爷,你不会搞错吧,当时,死的人很多,一不小心就会搞错,你没搞错吧?”

    “怎么会错,当时,我在现场。对他们一家五口,我太熟了,半年前,有一个朋友曾特别托我要多多关照,我几乎十天半个月就去牢城探望他们一次,可我没照顾好,心里很惭愧,是我亲自协同朋友为欧阳原一家收尸入敛的。”

    柳三哥问:“朋友?那朋友叫什么名字?”

    “叫岳三溜。”

    “岳三溜!你怎么认识他的?”

    “年轻时,岳三溜曾在山海关当兵,我俩意气相投,在山海关时,便结成了拜把子弟兄,是兄弟岳三溜托我照看的,事发突然,欧阳原一家死于非命,惭愧惭愧,对这件事,我深感内疚。”赵军爷低下了头,愧疚得不敢抬头看大伙儿。

    柳三哥道:“听说岳三溜夫妇一直陪伴着欧阳原一家,他们当时也在虎山呀。”

    赵军爷一愣,道:“这位柳爷,你知道这事?”

    南不倒道:“我家柳爷知道的事可多了,赵军爷可千万别把事情藏着掖着呀,嘻嘻。”南不倒象不经意似的刺了他一句。

    赵军爷道:“不错,他俩也在虎山,就在牢城外不远处的屯子里,租了几间房子住着。隔三岔五去牢城探视欧阳原一家,并对牢城的典狱长、狱卒都有打点,在岳三溜的精心关照下,欧阳原在虎山牢城,根本就没受啥罪,住的监舍是单独隔离的上等监舍,吃的也是小灶,没修过一天长城,欧阳原在监中,对两个儿子管教甚严,读的依旧是圣贤之书,不过,据说他妻子出身于雁荡山的武林世家,有一身不俗的武功,对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每天还教授些拳脚功夫,一家五口虽关在牢中,却书声朗朗,其乐融融。有时,岳三溜打通关节,能带着这一家子,去牢城外的酒店搓一顿。要是没有暴狱事件,相信他们今儿还好好地呆在牢城里呢。”

    柳三哥道:“军爷,暴狱那天夜晚,岳三溜在干啥?”

    “等到岳三溜夫妇赶到,晚了,越狱暴动已被镇压下去了,欧阳原一家全死了,杀死他们的,是士兵还是越狱的暴徒,谁也搞不清了,当时是一片混乱啊。岳三溜夫妇大恸,哭着为欧阳原一家料理丧事。下葬后,他们守坟一个月,然后,才恋恋不舍的离去,去的时候,连招呼都没跟我打一个,我这兄弟,哎,也怪我晚了一步。”

    赵军爷叹了口气,良久,他抬起头,又道:“牢城内原实际在押犯为七百六十三人,暴动中,死亡三百六十七人,其中有七人逃逸,包括同花顺子,还有六人是会飞檐走壁的飞贼,受伤囚犯九十一人,其中重伤四十一人,全身而退的囚犯只剩下了二百九十八人。死亡狱卒及兵丁六十一人,受伤狱卒及兵丁十三人。虎山越狱暴动案震动朝野,原典狱长的吃空饷案及其它贪污受贿案,东窗事发,他在丹东的家产被全部籍没入官,家人遣散回原籍,他姐夫辽东巡抚因包庇罪,被连降三级,调任到宁夏固原,做了个小小的守备。”

    南不倒问:“军爷,你怎么知道得那么清楚?”

    赵军爷道:“事后,上锋责令虎山总兵会同新到任的典狱长,对暴动越狱事件进行调查,我就是调查组的主要成员之一,因此,对暴狱事件的整个过程比较清楚。”

    柳三哥道:“岳三溜走的时候没说啥吗?”

    赵军爷道:“他没说一句话,就悄悄走了,大约是在怨我,我真是个冤大头!能怪我么?得,你走,你发了,见了我们这些穷当兵的,不当回事啦,行啦,走就走吧,反正,我没做对不起你的事。”

    柳三哥问:“岳三溜与欧阳原是什么关系?”

    赵军爷道:“那也是缘分呀,说来话长了。”

    摸不清宋超为军爷倒上烧酒,道:“来,军爷,咱们兄弟几个干一个,我先干为敬。”别看他个子小,酒量却不小,不象赵军爷喝得满脸通红,他的脸还真没咋的,不红不青,不动颜色,有人说,喝酒红脸的人脾气好,好对付;喝酒脸不红或者发青的人,得留神,这种人最难弄。

    说着,宋超咕噜咕噜,把一碗酒灌下了肚。柳三哥也喝了,赵军爷喝酒象喝水,根本不当回事,南不倒这回难倒了,咂叭了一口酒水,就嚷嚷道:“我可喝不了,辣,真辣。”

    赵军爷道:“谁也别欺负小马仙童,喝不了,有我呢,我给你保驾,不怕。”说着,他抢过难不倒的酒碗,又咕噜咕噜喝了下去。

    宋超笑道:“你尽占便宜,自己是个酒鬼,还装好人,说吧,岳三溜与欧阳原的关系。”

    赵军爷吃了两口菜,说起了二十年前的一段旧事:

    二十年前,欧阳原任淮安漕运总督,这个职位,官不大,却是个肥缺,漕运总督,本来都是由王公勋爵担任,非王公勋爵者,根本就想也别想。当时,有两位王公勋爵,一位姓李,一位姓陈,仗着自己的功劳与背景,争执不休,谁也不肯退让,皇上非常恼火,你们两位如此抹下脸孔争权夺利,丢尽了皇室的颜面,成何体统,干脆你们二位谁也别想上了。他出了一着妙棋,断然任命一向安分守己、与世无争的欧阳原担任淮安漕运总督。一时,满朝文武尽皆愕然。倒也平息了纷争,那姓李姓陈的两位,至此,才算死了心。欧阳原就这样阴差阳错地走马上任了。

    一天,秋高气爽,欧阳原带着两个随从去市井闲逛散心,来到镇淮楼下,这儿商肆栉比,游人如织,分外热闹。

    正与随从谈谈说说,兴致勃勃之时,只听得路边人丛里有嘤嘤的啼哭声,欧阳原挤进人群一看,见路边跪着个五、六岁的男孩,垂着眼帘,眼角挂着泪花,一声不吭,背上插着草标,标价五两纹银,膝下一块白布上写着一篇短小的文字,题目是“卖儿葬父”,下面是正文:父亡,家贫,无以安葬,舍痛卖子,纹银五两,望有好人家垂怜惠顾,不胜感激。

    孩子的身后站着一对年轻夫妇,衣衫破敝,面有菜色,神情萎缩,痛苦万分,妻子在掩面低泣。

    一看孩子的面相,酷似身后的父母,看来绝非诱拐良家儿童,买卖逐利的不法之徒。

    欧阳原问:“你们怎舍得把亲生儿子卖了?”

    年轻男子道:“爹死了,无法安葬,只能出此下策。”

    欧阳原道:“看看,你老婆哭得多伤心呀,你横得下这条心?”

    年轻男子摇了摇头,叹了口长气,道:“多怪小人倒霉,今年,本来地里的庄稼长得挺好的,哪知前些天连降大雨,淮河发了大水,我家的十来亩地全淹了,落了个颗粒无收,老娘本来就病病歪歪,如今病倒在床,却无钱看病买药,家里已经吃了上顿没下顿了,老爹一着急,咽气了,如今停尸在家,因家中一贫如洗,无法安葬。小人实在没了法子,才出此下策,望老爷可怜见,收买了我儿子,也当积德行善吧。”

    跪在地上的孩子,抬起头,道:“老爷,买了我吧,你不亏,我能干许多活,放羊、割猪草、洗菜、做饭。”

    孩子他娘这时哭得更惨了,欧阳原心头一酸,一时无语。

    孩子又道:“这价格不贵呀,我今年五岁了,一年才一两银子,真不贵。”

    孩子他娘大嚎,欧阳原从怀里掏出六两银子,递给孩子他爹,道:“这银子你拿去。五两银子是给你安葬父亲与家用的,那一两银子是给孩子读书用的,记住,一定得让孩子读书,孩子又聪明又孝道,将来必有出息。”说完,转身要走。

    孩子的爹娘愣住了,双双跪倒在地,嗵嗵嗵,磕了三个响头,孩子的爹娘就是老枪岳三溜,双刀杨芳芳。

    欧阳原忙将二人扶起,道:“以后,万不可干这种蠢事,要是真犯难了,就来找我。”

    岳三溜道:“老爷住在哪儿?日后也好去谢你。”

    随从道:“今儿个,你小子交了好运啦,老爷就是淮安府漕运总督欧阳老爷。”

    夫妻俩带着儿子又磕了三个响头,欧阳原与随从费了好大劲,才将他们从地上扶起。

    事情过去了将近半个月,岳三溜与杨芳芳来总督衙门,要拜见欧阳总督,门子将他们轰了出去,一个平头百姓,怎能随随便便想见总督就见总督呢?岂不是荒唐之极的事嘛。去去去,不知大小轻重的乡下人,滚一边儿去。

    岳三溜没了主张,扎撒着双手,不知如何是好,杨芳芳是个颇有见识的女人,听说,如今的衙门只认银子,不认人,不使银子是办不成事的,便忍痛塞了些散碎银子给门子,门子塞进袖内,面子上就好看了许多,杨芳芳伶牙俐齿,恳求道:“这点银子,吃饭不饱,喝酒不醉,真拿不出手,只是意思意思,他日小人夫妻若有发迹之日,再来谢过。劳烦相公进内通报一声,就说门外有个叫岳三溜的人,带着老婆,来拜见总督大人。如果大人记不起了,你就说,如今岳三溜又犯难了,不知怎么办才好,所以特来禀报大人。要是大人还是记不起来,那就算了,好不好?就当我啥也没说,决不再来聒噪,也不难为相公,小女子带着丈夫立马就走,从此要再来,那就是王八羔子。”

    门子笑道:“吓,这位大姐倒能说会道,也懂规矩,行,行行,就看着你的金面,我入内去通报一声,真要是碰个钉子也认了。就你老公那付熊样,三棒子打不出一个屁来,真能把人急死气死。”

    岳三溜拉拉衣衫,只是嘿嘿地憨笑。

    一会儿,门子从内里出来,道:“大人请你俩进去呢,跟我来吧。”

    门子将岳三溜夫妻俩带进总督书房,便退了出去。

    欧阳总督正在看书,见他俩进来,便指指客座,微笑道:“坐,请坐。又犯难了吧,说说,啥事啊?”

    岳三溜要落座,杨芳芳一拉他袖口,道:“不敢,大人,小民不敢。”

    “客气啥呀,坐,坐下再说,否则,说了我也不听,说了也没用。”

    杨芳芳这才一拉丈夫袖口,局促不安地坐下。夫妻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岳三溜才撑得满脸通红,开口了,他道:“总督大人,小人,小人一进了总督府,就把想好的事全给忘了,还是,还是让我媳妇说吧。”

    欧阳原笑道:“行,谁说都行。”

    杨芳芳道:“真是个老实疙瘩,跟着你,我算是遭老罪了。大人,其实也没啥大事,我老公年轻力壮,曾在山海关当过兵,如今刚退役回老家,有一身使不完的劲儿,可咱们是庄稼人,在淮安城里无亲无故,找不到谋生的差事,就想在城里谋个营生,也好养家糊口,支撑门面。啥活儿都行,混口饭吃。”

    “就这点事?”

    “对咱们庄户人家来说,可是头等大事。”

    “行,就到漕舫船上做个搬运工吧,怎样?”

    “太好了。”夫妻俩双双跪下,嗵嗵嗵,磕了三个响头。

    从此,岳三溜就在漕运船上做起了搬运工,搬粮搬盐,勤奋劳作,有了一份固定收入,杨芳芳又能勤俭持家,日子过得倒也衣食无忧。

    这年将近年末,淮安总督衙门有三十万两税银要上交朝庭,装在一艘大船上,当时,这艘船上除了七名水手兼搬运工外,还派了二十名精壮士兵,负责押运,岳三溜就是船上的搬夫。

    运银船装饰成一般的运粮漕舫船,取道运河进京。第二天便到了微山县地面,据说该县这一向不大太平,绿林中人常在这一带打家劫舍,大运河旁有个微山湖,湖面广阔,水草茂密,贼人常在湖中出没。

    押解税银的军爷姓麻,当兵的都叫他麻爷,是个从嘉峪

    关调来的千夫长,一柄朴刀有十余斤重,舞得呼呼生风,死在他刀下的鞑子少说也有十来个了,身经百战的他,根本没将绿林中的水寇山贼放在眼里。

    那天,将近黄昏,船长对麻爷道:“爷,咱们找个港口,

    将船靠岸将息过夜吧。”

    麻爷道:“着啥急呀,天还亮着呢,再赶一程将息不迟。”

    船长道:“往前走也有个港口,可紧靠微山湖,人烟稀

    少,不太稳便。”

    麻爷道:“有我麻爷在,怕啥,我麻爷就不信治不了几

    个小毛贼了。”

    船长不便开口了,船向前行了好一阵子,天黑尽了,才

    在靠近微山湖的港口停泊,港口歪斜着三条货船,码头上除了妓院、酒店亮着灯,几乎不见人影。吃完晚餐,麻爷提着朴刀,站在甲板上,道:“船长啊,你就放心吧,去船舱里息着,今晚我值夜,啥事儿也没有。”

    船长笑道:“托爷的福,那我就息着去啦。”

    “去吧去吧,做个美梦,快活快活,哈哈。”

    深夜,有星无月,船桅的风灯在夜风中摇曳。突听得一阵锣响,港口的三条船与岸边的苇丛里,冲出四五十条汉子来,俱各蒙着黑布,提着亮晃晃的刀枪,嗷叫着,跳上船来。

    麻爷大吼一声,带着士兵冲了上去,果然厉害,手起刀落,就将一名强盗砍下河去,可没等他砍第二朴刀,两名盗贼中的高手就缠住了他,一人使剑,一人使刀,攻了他一个手忙脚乱。他俩是这股悍匪的头头,使刀的是老大,刀招古怪,防不胜防,内力浑厚,刀头沉重,磕在朴刀上,麻爷握着朴刀的手,虎口隐隐生疼,他心头不禁暗暗吃惊,知道今天遇上利害角色了,讨不了好去,只得往舱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