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他,配吗?
当天晚上,很难得的,万鹏带着王京云,踩着刚吃完饭不久的时候,走进了四合院,径直闯进了录音室。
看了一眼坐在角落,捧着腮,望着毕文谦听他吹口琴的张静林,万鹏朝毕文谦点点头:“你也终于考完了。之前华华说不能干扰你复习,现在有些事情,需要和你交代了。”
“很重要吗?”
“倒也都不是急事儿,但你毕竟是经理。”万鹏又看了看录音室四周,“要不,我们回办公室说?”
“就在这儿说吧,大冬天的,地下室比厢房暖和,上去了还得重新生炉子。”毕文谦朝张静林勾勾手,“静林,你自己好好唱歌,我和他们去监听室。”
监听室里,毕文谦坐在控制台前,背对着万鹏和王京云,手轻轻在机器上抚摸。80年代的控制台,他既没有用过,也实在难以提起兴趣。
“这东西,听黎华说,老贵了,公司里也就她一个人会用,还是林烨教她的。按她的说法,这套设备在国内已经算很不错了,但相比日本分公司那边,整个录音室的综合水平,却还是要差一些。”
“华华从来是一个勤奋的好姑娘。”万鹏坐在毕文谦斜后方,再加上王京云,三人形成了一个“品”字。
“有些人觉得中国的文化作品不如外国,其实,我们这个时代,是有艺术,缺技术。”毕文谦的思维没有和万鹏在一个频道,“去过日本,亲眼见过日本,再回头看看国内,一些人对于外国的那种莫名其妙的向往。我很担心啊……担心几十年后,我们会陷入有技术缺艺术的困局。”
王京云不太明白:“你这想法……我听不出其中的逻辑。”
毕文谦回头看了他一眼,把座位挪了180度,双手合在腹前,身子靠着椅背,口吻淡漠:“艺术是文化的一种形式。如果产生了一种认为外国的文化比本土的文化更优越的思潮,那么结果必然是整个国家的从业者对于本土文化的继承、挖掘、思考、发扬渐渐丧失,而像我们这样一个国家,大多数人都出国实地考察是不现实的,他们只会接收着道听途说的外国文化,在这样的基础上,是不可能结出真正有深度的果实的。可一个大国的文化产业,不可能只凭少数几个人来支撑——既放弃了本土文化,又学不好外国文化,自然,也就没有艺术滋生的土壤了。”
“可是……”
毕文谦摆摆手,止住了王京云的话:“也许是春江水暖鸭先知,也许是我杞人忧天吧……不过,一个丧失了自身文化底蕴的国家,无论是自己放弃还是被外人破坏,它的结果都会是陷入一种精神上的矛盾。有矛盾其实还不是最坏的结果,因为矛盾意味着辨思,真正可怕的,是连辨思都没有,彻底沦为别人的精神殖民地。”
或许,作为穿越者的烦恼之一,就是无法让“土著”很简单的相信一些“历史”上已经发生过的“未来”。
万鹏双手托在把手上,默然不语;王京云却在点点头之后又摇头,还是不大相信:“你说的的确有一定道理,但是……有些过于严重了吧?”
“严重吗?”毕文谦呵呵笑了两声,话是对王京云说,视线却更多看向万鹏,“我在黎华给我的那些资料里,读到过一篇文章,我觉得很有意义,所以把它其中一些内容背了下来,不是因为文采有多好。虽然我比你小,但当一当转转手的老师还是勉强可以的。”
这话不太厚道,王京云脸上虽然还是捉摸...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