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中国流行音乐联赛第一轮(六)
大约是因为今天剧院里绝大多数的观众都是京城各个音乐学院或者附中里的学生,当彭姐姐唱尽了《十五的月亮》之后,倒没有多少人像听了朱逢薄唱的《那就是我》之后那样隐隐而泣,但在一片寂静之后爆发的掌声却是同样的震耳欲聋。
“接下来,请中国轻音乐团代表队准备出场!”
即使彭姐姐已经退场,报幕之后,又是穿着红底礼服的李谷乙以及乐手们已经登场准备了,毕文谦仍在思考,或者说,回味儿。
——彭姐姐唱得好,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仅仅去看待她如何的好,却有些买椟还珠了。真正的值得探究的问题是,她为什么要那么唱?
全局营造的夜的氛围、静静的格调,思念的柔情,这些都和歌词的描绘一脉相承,相得益彰。那么,那点儿地方口音的感觉,以及些许戏曲的味道,又是为什么呢?
对于这个年代大多数内地科班出身的歌手来说,会唱戏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但在唱一首歌时融合戏曲的味道,却又只是淡微……这种选择或者说取舍,才是真正的创造。
而自己,却从没有真正学过唱戏。也许,找个机会去问问她?
舞台上,李谷乙也介绍着新成立不久的中国轻音乐团,和朱逢薄介绍申城轻音乐团时相似的带着一点儿自豪。
“下面,请大家欣赏,我们中国轻音乐团为大家带来的,《玫瑰三愿》。”
短暂的掌声之后,悠悠的琴声缓缓而来。
“玫瑰花,玫瑰花,烂开在碧栏杆下。玫瑰花,玫瑰花,烂开在碧栏杆~下。”
这……李谷乙是把这比赛当歌剧在唱了吧?
“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
“我愿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
“我愿那,红~~颜~~~常~好不凋~~谢……”
“好-教-我-留住芳~华。”
协奏的小提琴声仿佛越过空间,抚摸着听众的皮肤。李谷乙只唱了一遍,便结束了。
又是极其热烈的掌声,毕文谦望着舞台上一起谢幕的人们,脸上却有些思索的痕迹。
刘三剑很快便察觉了:“经理,怎么了?”
毕文谦抿着嘴,皱着眉头。
“难道,李老师有什么地方没唱好?”
“倒不是……”毕文谦目送着李谷乙等人离场,“李老师唱得很好,至少,我现在就唱不到她的水平。问题是……她这首歌,唱得过于咏叹,不像是一首流行音乐,倒更像是一部歌剧里的一部分。”
“这有什么不好吗?”刘三剑不明白。
“刘三剑,这个剧院里的掌声,在侧面证明里他们这首作品的水平。但你知道,今天在剧院里的,基本都是音乐学院的学生。他们的音乐素养,是远远高于全国普通人的平均水平的。而歌剧和流行音乐的区别,就像是小说和诗词的区别。就拿张静林参演的《红楼梦》当例子好了——《红楼梦》这部小说,无疑是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小说体裁的文学著作里的高峰。但如果把其中的那些诗词单独拿出来鉴赏,它的艺术水平,却远远比不上唐诗宋词里的那些精华之作。类比到音乐里,也有相似的情况。其实,道理很简单:就像一部完整的机器,它的价值,总是远高于所有零件拆开之后的价值的总和。具体到今天李老师唱的《玫瑰三愿》,整首歌的唱法设计,很具咏叹的风格,其情感蕴育在缓慢的百转千回的吟唱中。这种形式的艺术,需要静下心来,主动地、安静地、反复地倾听,才能发现、体会其中的妙处。但对于全国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有这个条件吗?且不去说电视直播或者发行的磁带对于音质的折损了。”
毕文谦摊开双手,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